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无晶体眼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的屈光矫正
作者:吴强  文章来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点击数647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正常人眼晶状体的屈光力约为19D,当晶状体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失后,人眼将出现一种高度远视状态。导致患者呈无晶体眼的原因多见于眼外伤、复杂性玻璃体联合晶状体切割术后、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或晶状体悬韧带大范围断裂等,以致无法一期在眼内植入人工晶体;通过非手术方式矫正无晶体眼主要包括角膜接触镜和框架眼镜等,但二者都存在两眼屈光不平衡的缺点,易因为屈光参差、像差等出现复视,导致患者不适,且长时间佩戴角膜接触镜会对角膜造成一定的损伤。而通过手术方式在眼内植入一人工晶体,由于人工晶体的位置接近人眼正常晶状体的位置,可以尽量避免屈光参差、像差等不足,因此,手术矫正无晶体眼更为合理。常用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房角固定型前房人工晶体植入、巩膜缝线悬吊式后房人工晶体植入和虹膜固定型前房人工晶体植入等。多年来房角固定型人工晶体和巩膜缝线式人工晶体在无晶体眼的手术矫正,术后可获得良好的屈光矫正,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两者仍存在有一定并发症。
近年来虹膜夹型人工晶体在用于无晶体眼的矫正时可以获得安全有效的结果,该晶体在整个植入和固定过程中均为直视下操作,且手术中无缝针对眼球的穿通性损伤、无晶体固定襻对房角的直接接触损伤,这些都大大降低了青光眼和眼球内结构出血的发生率。但该型人工晶体前房植入仍存在有一定的可能发生人工晶体脱位、虹膜萎缩、慢性前葡萄膜炎等并发症,对其在眼内的安全性尚需长期的临床加予观察。总而言之,随着人工晶体材料及设计的不断改进,二期手术植入人工晶体矫正无晶体眼屈光状态,可获得一理想的复明效果;前房型人工晶体的植入以其简单、有效的特点仍具有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虹膜夹型人工晶体前房植入,可以获得满意的术后屈光状态,可考虑作为缺乏足够囊膜支持和存在大范围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特别是玻切术后无后囊膜的无晶体眼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