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外斜视是一类特殊的斜视,属继发性外斜视的一种,发病率为4~27%不等。表现为原发性内斜视自发的或经过内斜视矫正手术后发生的外斜视。内斜视自发发生连续性外斜视者多为调节性内斜视经过屈光矫正高度远视后出现,出现的时间为戴镜后1月-6.5年。戴镜后集合近点后退可能为发生连续性外斜视的先兆之一,单眼弱视并未显示是连续性外斜视发生的重要因素。患者多无正常的双眼视觉。内斜视矫正术后出现连续性外斜视的时间平均5年,也有在十几年后出现。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发生率增加。患者有弱视、AV型斜视、DVD、智力发育迟缓、内斜视发病年龄较早、双眼视功能不良等可能与内斜视术后连续性外斜视发生有关,对存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按非屈光调节内斜视手术术后可出现连续性外斜。大部分病人中发现有原来行内直肌后退眼内转受限。在对此类病人进行手术矫正时发现,原来手术过的内直肌可以有3中情况:原来后退的内直肌附着点过于偏后,内直肌滑脱到筋膜囊中失去内转作用和内直肌脱离巩膜的附着点。针对术中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修复内直肌可以获得术后的正位,但有低矫和远期回退倾向。因此对内斜视儿童特别是幼儿进行手术时应该考虑以上因素。对超常量内直肌后退术的评价应进行长期的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