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间歇性外斜视自然病程与手术时机
作者:刘虎  文章来源:江苏省人民医院  点击数773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间歇性外斜视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外斜视类型,与恒定性外斜视不同,间歇性外斜视可以为融合控制,与外隐斜视不同,间歇性外斜视可以发展成显性外斜视。有关间歇性外斜视自然病程和手术时机的研究一直是斜视学研究的热点。
间歇性外斜视的自然病程至今尚不明了。部分回顾性研究显示,间歇性外斜视多由外隐斜视发展而来,继而进展为恒定性外斜视,其眼位偏斜首先发生在视远时,然后渐累及视近。间歇性外斜视的病情进展主要与随着年龄增长张力性辐辏(tonic convergence)减少、抑制形成、调节力下降以及眼眶随发育渐开散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间歇性外斜视都进展为恒定性外斜视,尚有部分患者病情渐稳定甚至有所好转。Von Noorden对51例间歇性外斜视随访平均3.5年发现,75%的患者进展为恒定性外斜视,9%病情稳定,16%有所好转。
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颇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显性外斜视出现的频次和持续时间、斜视角大小、融合范围、是否出现抑制性暗点、远近立体视的改变综合考虑决定是否手术。国外研究显示,Newcastle control scores≥3分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但Newcastle control scores仍有其不足之处,该评分表片面强调临床症状,并未考虑患者的融合力、立体视和斜视角等重要因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