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作为眼球的一个重要屈光成分,面临着各种疾病和老年性改变的威胁,正常人的晶状体几乎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需要治疗的命运,包括植入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晶状体摘除后重新植入新的晶体。技术的发展已经将晶状体手术发展到屈光性手术的阶段,追求合理的晶状体术后的屈光状态是眼科医生面临的重要使命。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晶状体手术后的不合理屈光状态仍然较多存在。
合理晶状体术后屈光状态是一个非常个体化的概念,它与人的职业、文化程度、年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这需要医生有精湛的手术技巧,也需要医生在术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患者进行耐心的交流,去了解患者对未来视力的预期、实际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各类视频终端普及、大量信息需要获取、阅读时间的增加,使得人们对中、近距离视力的要求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阶段。医生在进行屈光度选择的过程中,要将患者的近视力需求放在重要的位置。
各类人工晶体的出现,使得眼科医生拥有更多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满足患者的需求,但是和人类自身的晶状体相比较,人工晶体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不能调节,可能导致术眼残留较大的像差,多焦人工晶体术后对比敏感度不能令人满意。双眼使用不同人工晶体的合理组合、单眼视技术的应用可能是现阶段寻求晶状体术后合理屈光状态的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