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有关屈光手术研究焦点和临床观点分析
作者:白继  文章来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点击数878  更新时间:2011/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研究焦点一,准分子激光角膜基质切削术中的角膜瓣相关问题。角膜基质切削术在准分子激光手术中仍占“主流地位”,因此对于角膜瓣及其相关问题一直是角膜屈光手术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人们对角膜瓣制作是否优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定义”。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初期对“良好”的界定是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的角膜瓣;而今天,随着手术者经验的不断丰富、手术技巧不断提高以及设备、器械的性能不断改进,术中严重角膜瓣并发症发生的概率降低到很低的水平,而“个性化”角膜瓣的概念日趋凸显,如何依据每一病例的特点(角膜大小、形态、厚度以及需矫正屈光状态的不同),完成一个均匀、薄、蒂部位置“合理”等等有限定标准的角膜瓣,从而实现对病人创伤更小,修复更快,并发症更少的新高度。那么明天又是什么样的角膜基质手术,目前对未来的定义为“无角膜瓣”的基质手术,并且已经开始了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临床分析:相关研究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个性化”角膜瓣制作的研究,该研究相对“成熟”,并部分应用临床,目前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2)“无角膜瓣”的基质手术尚在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研究初期,但研究“前景”广阔。
研究焦点二,像差的选择性矫正。从物理学角度讲,对于理想的屈光体,任何像差都是不利的。但对于人眼,有其特出性(调节的存在,双眼视力以及其它问题等等),因此对于人眼像差的成分分析、特别是不同成分像差对人眼视功能的利与弊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焦点。以往的研究认为全部像差应当全部消除,但随后人们发现保留非主视眼部分低阶像差(近视)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人对老视眼镜的依赖程度(单眼视技术)。近年临床开始应用负性球差(一种高阶像差)技术“建立”的多焦效应,来“补偿”老年人视近物时调节不足的的问题。因此关于像差成分的分析以及对人体视觉功能的影响的研究继续“升温”,有研究报道一定成分的像差,在一定程度内可能更有利于人眼的双眼视功能,因此对全部像差矫正的理论提出质疑,并建立了“选择性”像差矫正的新理论。
临床分析:目前“选择性”像差矫正只能部分应用于临床,要全面认识像差对人眼视功能的影响必须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不同成分像差以及在不同的强度时对人眼的实际影响。(2)不同成分的像差相互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