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与方法 临床上为了提高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滤过道瘢痕化的发生,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和5-氟尿嘧啶)在滤过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滤过手术成功率提高的同时,抗代谢药物使用导致的并发症也随之增多,如薄壁滤过泡、滤过泡渗漏甚至继发眼内感染。对于以穹窿部为基底制作的结膜瓣,术后早期(1个月内)的滤过泡渗漏易发生在角膜缘(即滤过泡前部)处。我们对4例早期滤过泡前部渗漏患者(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采用滤过泡分离术,观察术后眼压、滤过泡形态、滤过泡渗漏情况等。 结果 术后1天、1周及1月眼压均较分离术前降低;滤过泡形态由术前的扁平状改变为隆起并向后弥散。术后第1天滤过泡渗漏即消失,之后未再次出现。 讨论 滤过泡渗漏的常用治疗方法有加压包扎、治疗性角膜接触镜、丙烯氰胶组织胶、自体血清局部注射、滤过泡修补术等。我们采用的早期滤过泡分离术是通过对后部滤过泡与巩膜瓣之间通道的重建将向前渗漏的房水改道引流至滤过泡后部,渗漏点由于失去房水的冲刷作用而逐渐愈合消失,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