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白内障摘除蓝光滤过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伟  文章来源:天津市眼科医院  点击数316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比较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植入蓝光滤过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和普通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临床效果。
方法 前瞻性研究。将60例(6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植入滤蓝光非球面人工晶状体(HOYA PY-60AD),对照组植入普通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MO ZA9003)。术后3个月观察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畏光蓝视和色觉等主观视觉症状。
结果 术后3个月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观察组为0.956±0.023,对照组为0.943±0.03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昼眩光状态1.5cpd空间频率下,和夜眩光状态1.53cpd空间频率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敏感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状态下,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畏光症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色觉相比也无明显差异。蓝视症状相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蓝视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 蓝光滤过型非球面人工晶体状体可以提高低频尤其是眩光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也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的蓝视症状,而对色觉无负面的影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