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调节发生时晶状体形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郑穗联  文章来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点击数326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评估调节发生时晶状体的形态变化。
方法 使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获得3020-24岁正常眼球调节放松时和调节紧张时晶状体形态图片,同时选取最佳横断面图片经Autocad2010软件处理,得到调节紧张前后时的晶状体前后横截面积及总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CSA)、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晶状体直径、晶状体前后弧长、晶状体前后曲率半径、玻璃体腔径和眼轴的数值,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分析。
结果 调节放松时前曲率半径、后曲率半径、前截面积、后截面积、总截面积的数值分别为8.710.79(mm),6.160.52(mm),7.512.07(mm2),12.002.60(mm2),19.524.36(mm2);调节紧张时分别为 7.121.30(mm),5.580.48(mm), 14.682.94(mm2),12.162.08(mm2),26.844.37(mm2) 。调节发生时,前截面积(t=-15.653,p<0.001)和总截面积(t=-11.556,p<0.001)均增加,后截面积保持不变(t=-0.437,p>0.05)。调节前后, 前房深度(t=4.366, P<0.001)、晶状体厚度(t=4.597, P<0.001)、晶状体直径(t=-5.456, P<0.001)差异有显著性,玻璃体腔径(t=0.428, P> 0.05)和眼轴(t=0.418, P> 0.05)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当最大调节发生时,前房深度变浅,晶状体厚度变厚,晶状体直径缩短,晶状体前截面积及总面积增加,晶状体后截面积、玻璃体腔径、眼轴均无明显改变。前截面积的变化提示与晶状体前囊特性、晶状体物质、核位置、睫状小带位置有关;本研究结论倾向支持Helmholtz理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