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分析造成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造孔区肉芽组织过度生长的原因,改变手术操作方法,减少肉芽组织的生长。 方法 回顾2004年2月~2012年2月间,本人应用鼻腔内窥镜进行泪囊造孔手术4000余例,其中2004年~2010年间的2000例左右的患者中,因为使用高频电刀切开鼻腔粘膜,手术后1~3个月出现造孔周围肉芽组织生长过度,在造孔区周围成片生长,造成造孔阻塞者约10%。我们常规刮除肉芽组织,发现造孔周围鼻腔粘膜组织与骨孔之间有0.3~0.5cm的缺损区,用电钻重新制作骨孔,使之小于鼻腔粘膜切口,观察3个月以上,未见复发,而单纯应用丝裂霉素C处理后的肉芽组织仍然复发。我们在2010年3月改为咬骨钳通过泪颌缝一次性完成鼻腔粘膜、骨孔咬除2000余例,使鼻腔粘膜与骨孔同样大小,仅有20余例出现肉芽组织增生,而且是单个的肉芽组织,取出支架时,用吸引器即可吸除肉芽组织。 结果 应用咬骨钳一次性咬制鼻腔粘膜-骨孔,可以使造孔周围的鼻腔粘膜与骨壁之间快速上皮化,避免了因为骨孔的骨壁缺少鼻腔粘膜,而大量为肉芽组织所覆盖的概率。 结论 造成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手术后肉芽组织过度生长的主要原因是:鼻腔粘膜切开过多,骨孔壁有暴露,鼻腔粘膜不能完全修复骨孔的暴露区域,所以,出现大量、成片的肉芽组织生长。生长的肉芽组织我们曾经应用丝裂霉素C进行抑制,但是,效果不佳。我们在2010年后应用咬骨钳一次性咬制鼻腔粘膜-骨壁,使之形成同轴的造孔,则将其肉芽组织发生率降低了9%。通过我们几年的临床实践比较,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手术后肉芽组织过度生长,与医生鼻腔粘膜造孔大小、骨孔大小是否同轴相关。建议泪道医生在手术中注意鼻腔粘膜造孔的直径要小于骨孔的直径,使鼻腔粘膜可以覆盖骨孔,快速修复鼻腔粘膜,完成鼻腔粘膜的上皮化,防止骨壁暴露而生长肉芽组织。当造孔出现大量肉芽组织后,清理肉芽组织,出现广泛的创面,易使造孔形成膜性闭锁,而致手术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