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医肝开窍于目的理论对于我国眼科基础医学研究的启示
作者:郑荣领  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点击数213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我国中医肝开窍于目的理论对于我国眼科基础医学研究的意义。
方法 根据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眼科医学理念进行探讨。
结果 祖国传统医学中医一直追求的是长生久视的理想。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如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天年》曰: “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610年)在目不能远视候中指出近视系劳伤脏腑,肝气不足所致。唐代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约652年)提出了肝虚、肝热等多种眼病病机。北宋王怀隐等撰《太平圣惠方》(978~992年)中有22条记述肝之虚寒热所致目病的病机,另有15条关于胆、脾、胃、肺、肾等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目病的病机。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1264年)则强调内障眼病以肝肾虚弱为主的病机。托名唐代孙思邈撰的《银海精微》出现于明代,该书始终遵循《内经》所倡导的整体观思想,强调眼需依赖脏腑气血的濡养,如目者,肝之外候也,肝肾之气充则精彩光明。肝病与眼病关系密切。一方面,人们最为熟知的是巩膜黄染是黄疸肝炎的最显著的体征之一,由于可以用眼底镜清楚地看到眼底血管等情况,眼底检查亦有助于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脂肪肝等疾病的诊断。另一方面,很多眼病如最常见的青少年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夜盲症甚至高血压与糖尿病等全身病相关眼病等都可以从肝脏找到病因。与肝病高发相对应的是我国的青少年近视眼与闭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都几乎是世界上最高的,营养失衡、运动不足,紧张焦虑是其共同的病因。《黄帝内经》指出要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对于轻中度慢性乙肝病人,鼓励病人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改善精神状况,减轻抑郁和焦虑的症状。即便是重症病人,每天活动不超过1~2小时,对于迅速康复也是很有益的。现代眼科学研究表明加强户外活动,是防治青少年近视眼与青光眼的有效措施和根本出路。高度近视眼与青光眼是造成视力低下和盲目的重要原因,是影响人类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
结论 加强与眼病密切相关的肝病防治科学研究是提高国人视觉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实现中医长生久视理想的重要途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