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致盲原因和治疗 方法 收集我院内分泌科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共40例(71只眼)。常规检查项目:视力、散瞳后直接或间接眼底镜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荧光血管照影。按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制定的DR临床分期标准分型分期,选取单纯型I、II、III期病变。随访内容为:单纯型病变进展至增殖型糖尿病(PDR)IV期的时间,眼数和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发展情况,根据不同程度给予相应激光治疗。 结果 40例(71只眼)随访5年以上,I期35眼,II期20眼, III期16眼。 在2年内进展至 (PDR)IV期眼数: I期1(3%),II期4(20%),III期7(44%)。在5年内I期4(11%),II期5 (25%),III期9(56%)。观察显示:III期大于II期 ,II期大于I 期 ,均有显著差异(P〈0.05)。初诊有黄斑水肿20眼,2年内增至25眼,5年增至30眼, 说明黄斑水肿随DR进展而增加。 结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从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原因分析,有利于及早发现糖尿病患者。黄斑水肿、难以吸收的玻璃体积血和纤维血管增殖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是致盲的三大原因。密切随访,掌握检查时机和及时恰当的治疗是减少糖尿病盲的关健。激光治疗可有效阻止病变的发展,消除黄斑水肿是防止病人视力进一步下降的安全有效方法。DR的致盲率虽然极高,但通过早期发现,长期随访和及时治疗,对预防或减少DR致盲是完全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