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和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作者:陈芝清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点击数218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及其与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表现特点、眼底血管造影特征、全身和眼局部危险因素分析,结合已报道的组织学特征,以探讨两者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45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和47例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部分结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结果 45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平均年龄67.22岁。单眼发病31例(91.11%),男性31 例(62.89%),高血压12例,糖尿病4例。4例有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病史。47例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平均年龄67.97岁,其中女性32例(68.09%)。除2例双眼发病外,其余均为单眼患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动脉硬化征象,38例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5例糖尿病。3例合并分支静脉阻塞,1例合并分支动脉阻塞。从眼底特征看,出血是两者共同的特征。不同的是PCV的出血量大且多在视网膜下,有35眼(71.4%);玻璃体出血混浊2眼(4.1%);多量黄白色渗出无或伴少量出血13眼(26.5%);橘红色结节样灶7眼(14.3%)。视网膜大动脉瘤出血是多平面的, 4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内和()视网膜下出血,612.2%合并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前舟状出血和()玻璃体出血。除出血较多的7RAM需用ICGA确诊,余40例患者的荧光素造影特征明显在动脉期显影即呈现圆点状和()梭形强荧光渗漏。而PCVFFA显示浆液血液型PED和非典型浆液性PED22RAM 3眼,发生率明显不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 ICGA显示PCV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扩张膨隆灶又有异常分支的脉络膜血管网两大特征为典型39眼。
结论 老年是共同的全身危险因素PCV主要发生在男性和吸烟患者,视网膜大动脉瘤则主要发生在高血压患者和女性两者病程的阶段性变化类似。从眼底特征看,出血是两者共同的特征。FFA斑点状强荧光渗漏为共同特征,而PCVPED发生率高,ICGA有特征性息肉状和异常分支的脉络膜血管网。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