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小鼠糖尿病性角膜病变模型的建立及上皮病变的初步研究
作者:孙光华  文章来源: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点击数198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研究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中角膜病变的病理变化及机制。
方法 建立STZ腹腔注射诱导C57BL/6小鼠的糖尿病模型,角膜上皮刮除后荧光素钠染色比较角膜上皮愈合速度;病理检测角膜组织形态和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刮除和未刮除角膜上皮DNA损伤标记8-OHdG表达情况;透射电镜检查角膜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 STZ腹腔注射后 C57BL/6小鼠逐渐表现出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血糖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18 mmol/L)。在上皮愈合速度方面,成模2周的角膜上皮在40小时完全愈合(与正常小鼠相似),成模81216周愈合时间为144小时,其中成模16周在96120小时上皮缺损范围再次扩大,后逐渐缩小愈合,呈现反复现象。8-OHdG免疫组化示STZ诱导的小鼠在未刮除和刮除角膜上皮的上皮层和基质层可见阳性染色,尤其在中央角膜上皮刮除后残存的角膜上皮中表达水平较高,且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表达量逐渐升高。透射电镜发现,STZ小鼠角膜表面的微绒毛减少,上皮细胞间以及上皮与基底膜间的紧密连接数目明显减少。
结论 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表现出角膜上皮损害,角膜上皮损伤后延迟愈合等症状,说明其可作为研究糖尿病角膜病变的动物模型。糖尿病小鼠角膜上皮在超微结构和DNA氧化应激损伤方面的异常可能是造成上皮损伤愈合延迟的部分原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