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真性小眼球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厉君  文章来源:长沙爱尔眼科医院  点击数279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观察真性小眼球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愈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61月至20124月间我院诊断为真性小眼球的患者,详细统计患者的病史、临床特征、治疗经过与愈后。

结果 此期间共计8例患者诊断为真性小眼球合并有青光眼,其诊断标准:眼轴为14.5mm-21mm之间。男性1例,余为女性。男性12006年收治,发病年龄23岁,眼轴:od16.6mmos16.4mm,右眼行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行3次前房成形术,后行PHCAO+IOL植入术+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术后发生脉络膜渗漏,予以大剂量激素处理,保存一定视功能,视力为0.12,视网膜下方网膜条索状皱褶。2例患者其中1例眼轴为19.5mm,另1例眼轴为20,8mm,发病早期,视野无明显改变,视力正常,眼压无明显升高,房角进行性关闭,双眼予以Nd:YAG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术后出现脉络膜渗漏,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予以大剂量激素治疗后治愈。2例患者其中1例眼轴为16.1mm,另1例眼轴为21mm。一眼眼压用药物不能控制,视野为管状视野,手术设计为小梁切除术联合PHCAO+IOL植入术备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发生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睫状环阻滞,恶性青光眼,其中一例手术无法植入人工晶体,小梁未切除,关闭伤口。另一眼为中晚期视野,视力基本正常,眼压用药物基本能控制,采取Nd:YAG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配合降眼压药物治疗。1例眼轴为17.9mm,在外院行小梁切除术,术后一直恶性青光眼用阿托品及降眼压药物控制,但一停药前房就消失,眼压升高,白内障加重。后在我院行PHCAO+IOL植入术+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术后仍眼压高,行滤过泡重建,后还行硅管植入术至今仍在观察。2例患者其中1例眼轴为15.3mm1例眼轴为20.8mm。小梁切除术联合PHCAO+IOL植入术备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发现主要是晶体为球形晶体,悬韧带前旋,手术中未做前部玻璃体切割,前房形成可,眼压下降。术后眼压控制理想,无恶性青光眼及脉络膜渗漏。

结论 真性小眼球目前仍是临床疑难的问题之一,治疗的复杂性及并发症多变性,如爆发性脉络膜出血、恶性青光眼、脉络膜渗漏,多次手术等,已成为眼科一大难题。掌握其临床特征对正确诊断十分重要。并且采取治疗前交代愈后,可能涉及反复多次手术或大剂量药物治疗,在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良好沟通,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