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白塞氏病的证侯特点分析
作者:张励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点击数216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通过对白塞氏病证侯的分析,总结其证侯特点,力求规范中医证型,便于临床辨证施治。

方法将纳入的确诊为白塞氏病的患者30例,分为三种证型,用SPSS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全身及眼部症状等数据,总结分析其证侯及一般资料分布频率,证侯与主症的关系,证侯与眼症的关系,证侯与舌象的关系。

结果 青壮年为该病好发年龄段。口舌生疮在各个证型中发病均最高,共24例,占80%,为主症。其次五心烦热症状最多,共15例,占50%。眼部体征中玻璃体混浊发生率最高,共24例,占80%,其后为黄斑水肿、房水闪辉。肝经湿热证病程最短,为16.00+10.29月;其羞明畏光症状明显高于其他两型;眼科检查中房水闪辉阳性率最高。阴虚血热证中舌质红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五心烦热症状最多血瘀络热证中眼底小动脉闭塞发生率最高,病程较长,多为疾病后期或晚期。

结论 “湿”、“热”为白塞氏病的主要病机,其病程病机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动态过程,在临床中体现分期辨证论治的思路。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