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的矫治作用。 方法 近视患者60例(120眼),随机分为两组: A组30例(60眼),年龄为(12.03±1.96岁),屈光度为(-3.69±1.42D),给予配戴框架镜矫正;B组30例(60眼),年龄为(11.65±1.74岁),屈光度为(-3.87±1.13D),给予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进行矫正。两组患者分别测量戴镜前及戴镜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分析,角膜厚度、角膜内皮密度和形态分析以及眼轴长度。 结果 戴塑形镜1周后裸眼视力均较戴框架镜提高(0.67±0.13),屈光度数降低(3.43±0.87),角膜曲率变平坦(FK:-3.57±0.96,SK:-3.38±0.79),角膜Q值绝对值减小(0.27±0.21),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塑形镜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与戴塑形镜前、戴塑形镜1天差异显著(P<0.05),戴塑形镜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与戴塑形镜1周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两组患者角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0.79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和六角形比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6个月后 A组眼轴长度增长(0.33±0.28),B组眼轴长度增长(0.13±0.12),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3)。 结论 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在1周内即可有效降低近视度,增加裸眼视力,使角膜形态由长椭圆形向球形变化。角膜塑形术能有效控制眼轴增长,对角膜代谢无明显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