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伴有近视黄斑前膜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小华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点击数256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描述伴有近视黄斑前膜眼的临床特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内界膜剥离术后效果观察。
病人和方法 回顾2006~2011年因近视性黄斑前膜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5眼(4例),均为女性。年龄36岁~48,平均年龄39±18.2岁。病程6个月~24个月,平均7±4.9个月,2眼在1年以上。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1~0.3。屈光度410D,平均7.3D。术前术后检查OCTFFA、多焦ERGB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剥除前膜后再行视网膜内界膜,结合TA标记。眼内空气充填1周左右。追踪观察638个月。
结果 本组近视性黄斑前膜病例女性多见;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1.0,病程短的术后均获得解剖和功能上的成功,经统计学分析显著高于术前(P<0.01)。视网膜内界膜容易剥除;病程较长的解剖成功但功能上的恢复稍差,视网膜内界膜不容易剥除。术后OCT显示黄斑区结构大都恢复正常。尚未发现由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所致的严重并发症。
结论 近视性黄斑前膜较为少见,大多为女性,伴有中度以上近视,可双眼受累。比特发性黄斑前膜发病年龄提前10年左右。术中结合内界膜剥除达到整理松解黄斑区视网膜邹褶,还可以清除紧密附着在黄斑前视网膜表面的炎性物质,改善黄斑区局部的代谢,有利于黄斑功能的恢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