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toric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伴散光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8.3至2012.1在我院植入Visian TICL矫正高度近视伴散光180人(297眼),随访观察3―36 个月;检查术前术后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眼屈光参数(角膜地形图、眼轴长度、人工晶状体位置),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人工晶体轴位变化、患者满意度等。 结果 高度近视伴散光患者180人(297眼),男53人(90眼),女127人(207眼)。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随访(20.6±6.1)个月。术前近视度数-4.00D―-20D,平均-15.04±3.23D,散光度数-0.75D―-6.5D,平均-2.75±1.23D。术后屈光度为+1.5D―-2.5D,平均-0.57±0.68D;散光度数0D―-1.5D,平均-0. 56 ± 0. 3D。3个月后裸眼视力大于等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291眼,占97. 98%。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2―1.2, 平均0.59±0.23。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1.5,平均0.98±0.25。94%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大于术前。术后一个月角膜地形图显示无明显变化。术前术后眼压无显著性差异。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474±224/mm2,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2338±233/mm2,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并发症:术后急性高眼压3眼,经过积极降眼压处理后,眼压迅速恢复正常。术后夜间眩光主诉18例,13例在术后1-3个月减轻或消失。2例患者3眼术后半年后发生人工晶体旋转,行手术重新调整及置换后随访1年晶体稳定。2例(2眼)患者术后3年随访时发现前囊下混浊,但最佳矫正视力未下降,继续观察密切随访。患者满意度评估为99%。 结论 T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合并散光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