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胸腺肽来源生发肽对大鼠角膜损伤后创伤修复的观察
作者:何彦  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点击数294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研究胸腺肽来源生发肽对大鼠角膜损伤后创伤修复的影响。
方法 制作角膜板层切除模型,在大鼠右眼角膜中央,用直径3.5 mm环钻制作成直径3.5 mm、深度50μm的无菌性角膜损伤。SD大鼠随机分为4组,于角膜板层切除术后起各组分别用0.5g/L生发肽溶液(实验组1)、0.2g/L生发肽溶液(实验组2)、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水(阳性对照组1)及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点眼每日4次。治疗后每隔12小时进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并观察各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角膜混浊水肿情况及上皮完全愈合时间。术后7天处死大鼠,摘取眼球固定,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 在角膜板层切除后至观察期末,0.5g/L胸腺肽来源生发肽溶液组及0.2g/L胸腺肽来源生发肽溶液组,对角膜上皮修复速度,与其他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高浓度(0.5g/L)生发肽可致使角膜基质溶解,炎性细胞活化,与低浓度组及阳性对照组有明显差别。低浓度(0.2g/L)生发肽术后混浊水肿程度优于阳性对照组。
结论 低浓度胸腺肽来源生发肽明显能促进大鼠角膜损伤的组织修复,减少角膜术后混浊水肿及炎性浸润程度。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