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儿童眼弓蛔虫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周旻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点击数296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儿童眼弓蛔虫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24月在我院诊治的42儿童眼弓蛔虫病的的临床特征(视力,眼压,裂隙灯前置镜,间接眼底镜检查等),辅助检查(B超、UBMRetCam)和病原学诊断。
结果 入选儿童眼弓蛔虫病42例,占同期葡萄膜炎门诊的2%发病年龄1.5-16岁,平均8.20岁,男性28例,女性14例。95.2%患者居住郊区/农村。后极部肉芽肿型10眼, 周边肉芽肿型29眼,混合型3眼。眼部表现前房积脓2例(4.8%,角膜带状变性并7眼,白内障4例,虹膜后粘3眼,牵引性视网膜脱离16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眼,黄斑前膜26眼。血清犬弓蛔虫抗体IgG阳性率55.3%眼内液100%阳性。周边肉芽肿UBM发现率100%
结论 眼弓蛔虫病是华东地区感染性儿童葡萄膜炎的主要类型,诊断手段除了常规眼科检查外,UBM RetCam非常重要,血清和眼内液的病原学检测也是重要的支持诊断依据。其次,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研究组患儿初诊时病情严重,视网膜脱离发生率高,预后差,需要在葡萄膜炎临床工作中对高危患者仔细鉴别。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