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文献,总结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一、给泪道病人的正确的点眼药水的方法应该是“一洗二按三拨四点”,一洗即洗手,二按即用棉签按压泪囊区,目的是使存留在大眼角的脓液等分泌物流出,清除病原菌,防止感染眼球。三拨即拨开下眼睑,四点即将眼药点入下眼睑和眼球的结膜囊内,点药后不能再按泪囊区,以便药液能顺利流入泪道,起到治疗作用。二、泪道手术手术以后患者擤鼻时要用手指按住泪囊区,防止泪液、气体和鼻腔分泌物上窜,且不能过分用力擤鼻,而且,为了促进泪液通过泪道引流向鼻腔,应让患者做“闭嘴捏鼻轻吸气”动作,可以达到较好的促进引流泪液的效果。三、在溢泪患者健康教育中,要提醒擦拭眼泪时不能下外下方擦拭,而要向内上方擦拭,以防引起下泪点的外翻。泪小管断裂吻合手术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作为泪道支架管,容易引起泪点的外翻和撕裂,临床上已经逐步淘汰这种置管法,取而代之的是双泪小管置管法。四、任何破坏泪点和泪点周括约肌的手术都会影响泪点的正常收缩功能,引起泪道引流泪液功能障碍而出现溢泪,所以,传统的泪点“三剪”成形术、泪管全程切开术等破坏泪点的手术逐步被减少或停止使用,前者可用巩膜咬切器进行的泪点咬切成形术取而代之,后者则用避开泪点的泪管切开术来替代。五、不正确的泪道探查冲洗,可能损伤泪道,甚至造成假道。泪小管的解剖特点提示正确的泪道探查冲洗的操作为“一直二平三拉四进五触六退七推八出”。六、临床对泪小管撕裂伤要尽量修复,手在治疗时不要随意做泪小管切开手术。七、医疗操作中应该尽量不要损伤下泪点和泪小管,而上泪小管的解剖角度和鼻泪管更接近,如果是泪囊和鼻泪管为靶部位的泪道冲洗、探查或疏通,为避免操作带来的损伤影响下泪点和泪小管的功能,宜尽量通过上泪点和上泪小管进行操作。八、泪道海绵体再泪液引流的调节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眼表异物刺激时泪液分泌会增多,便于冲洗走眼表异物,此时增多的泪液不仅源于泪腺和副泪腺的分泌增加,还有泪道海绵体的膨胀使泪道造成暂时性阻塞,在泪液冲走眼表异物的同时也保护了泪道自身组织。为维持泪道正常的引流机制和这种保护性机制,这提示临床,在做治疗泪道阻塞的手术设计时,能修复原来的泪道时,要尽量修复,而不做改道手术。九、临床不能随意给高龄泪囊炎患者做泪囊摘除手术,应选用多种微创的泪道手术来治疗高龄老人的泪囊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