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ICL植入术后稳定期髙眼压的相关影响因素及疗效分析
作者:胡春明  文章来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眼科医院  点击数201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后稳定期发生高眼压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治疗效果。
方法 分析79(155行ICL手术的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1d1周1个月、36个月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眼压、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等效球镜值)、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房角镜检查、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中央前房深度(ACD、晶体厚度、眼轴长度、术后拱高及小梁虹膜夹角(TIA)等。对手术后稳定期发生高眼压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ICL术后出现稳定期高眼压共8(16)高眼压比率为10.32%(16/155)正常眼压71(139)其中87.5%(14)的患者药物控制良好;12.5%的患者(2)药物控制欠佳,采取了手术治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稳定期高眼压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手术前、后中央前房深度(ACD、术后拱高及术后小梁虹膜夹角(TIA),与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屈光度、是否散光型ICL、术前小梁虹膜夹角、晶体厚度、眼轴长度和有无初期高眼压等无关。其中,术后小梁虹膜夹角(TIA)为稳定期高眼压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稳定期高眼压患者治疗前平均眼压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26.13±3.56)mmHg0.69±0.20,治疗后1周时平均眼压降为(19.98±2.51)mmHg,BCVA提高至0.80±0.19;随访结束时平均眼压为(17.58±2.30)mmHg,BCVA为0.84±0.19, 治疗后1周、随访结束时眼压值和BCVA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术后小梁虹膜夹角为ICL术后稳定期高眼压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稳定期高眼压的发生可能与植入的人工晶体与患眼匹配度欠佳从而导致房角变窄人工晶体对睫状体的持续刺激致长期慢性炎症有关。早期发现、及时个体化治疗可以更好的控制眼压,提高手术疗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