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婴儿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人工晶体植入时机的探讨
作者:肖伟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点击数287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出生后早期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的最佳时机。
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31月以来由本文作者治疗的出生后6个月内行单纯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的患儿100例(161只眼),在眼轴发育不同的时期进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并进行了4-9年的追踪观察。A组:26例(均为单眼)在眼轴发育到≥20.18mm、<21.00mm时植入人工晶体(年龄在16-23个月,平均18.5个月);B组:42例(78只眼)在眼轴发育≥21mm、≤21.50mm时植入人工晶体(年龄19-28个月,平均25.4个月); C组:32例(57只眼)为>21.50mm(年龄在29-42个月,平均36.8个月)。对3组人工晶体眼患儿进行最短4年、最长9年的追踪观察,定期对每只人工晶体眼的发育情况及解剖结构进行生物测量,同时对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并发症及视功能康复情况检查记录。
结果 并发症:A组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出现近期及远期手术并发症12只眼(占46.15%),B9只眼(占12.86%),C4只眼(占7.02%);视力:B组最佳(平均0.5),A组最差(平均0.15)。
结论 对于出生后早期(6个月内)行先天性白内障摘除的无晶体眼,当眼轴发育至21.0mm时,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是合适的手术时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