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眼内炎是眼外伤严重的并发症。外伤性眼内炎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明确。细胞因子在外伤性眼内炎中起的作用还不清楚。为此,本实验建立兔外伤性眼内炎模型,分析不同时间点干扰素g(interferon-g,IFN-g)、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转化生长因子-b(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TGF-β)在外伤兔眼模型房水中的浓度,探讨眼内炎的发病机制。 方法 1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兔。Ⅰ组正常对照组、Ⅱ组和Ⅲ组建立外伤性眼内炎模型,并将葡萄球菌接种于Ⅲ组受伤眼的玻璃体内。ELISA法测定Ⅱ组和Ⅲ组组兔造模前及造模后6h、12h、24h、48h、96h房水中IFN-g、IL-6、IL-8、TGF-β的浓度;测定3组造模后6h、12h、24h、48h、96h玻璃体中细菌浓度;于造模后6h、12h、24h、48h、96h、8d、16d分别用裂隙灯及检眼镜观察眼部炎症情况并评分。 结果 1 各时间点实验眼炎症情况造模后Ⅰ组未见明显炎症反应。造模后Ⅱ组炎症反应明显较Ⅲ组轻,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 房水中细胞因子的表达Ⅱ组和Ⅲ组中IFN-g在造模后24h达到高峰,与造模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24h IL-6在Ⅱ组和Ⅲ组中的浓度迅速达到高峰,与造模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Ⅱ组和Ⅲ组中IL-8在造模后48h的浓度最高,与造模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24h TGF-β在Ⅱ组和Ⅲ组中的浓度最低,与造模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 细菌检测Ⅰ组中玻璃体标本各个时间点营养琼脂平板上均未见细菌生长;Ⅱ组中玻璃体标本各个时间点营养琼脂平板上均未见细菌生长;Ⅲ组中12h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浓度为5×103CFU/0.1ml,24h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浓度为2×103CFU/0.1ml,,48 h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浓度为1×103CFU/0.1ml,96h未见细菌生长。 结论 1 外伤性眼内炎使机体的免疫平衡遭到破坏,各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发生变化,眼内促炎因子表达增加,抗炎因子表达减少。因此在眼内炎的早期,应采取抗生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控制炎症。2 眼内炎发生96h后玻璃体已无细菌生长,但是炎症反应仍在继续,这与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和大量白细胞过长时间浸润组织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