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3种不同青光眼滤过手术动物模型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树宁  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点击数264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比较3种兔眼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全层巩膜咬切术、小梁切除术和植管引流手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第一天眼压及滤过泡情况,以探讨哪种模型适合用以评价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动物模型。
材料和方法 新西兰白兔72只,其中全层巩膜咬切术3030眼,小梁切除术1818眼,植管手术2448眼,评价术中虹膜周切时是否出血,术中是否出玻璃体,术后第一天眼压降低幅度,滤过泡,前房反应炎症和前房积血情况。
结果 植管引流手术术中无出血病例,全层巩膜咬切术30眼中27眼术中前房出血,小梁切除术18眼中9眼术中出血;植管手术术中无玻璃体脱出病例,全层巩膜咬切术30眼中30眼术中玻璃体脱出,小梁切除术18眼中5眼术中玻璃体脱出;全层巩膜咬切术(2.90±2.73mmHg)、小梁切除术(1.92±4.85mmHg)和植管引流手术(4.98±3.54mmHg)术后第1天降眼压幅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滤过手术模型术后第一天植管引流手术滤过泡形成最好,前房炎症反应最轻,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植管引流手术最适合作为动物实验的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