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眼眶23例皮样囊肿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田秋燕  文章来源:安阳市眼科医院  点击数223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评价各种影像学检查对眼眶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总结根据影像选择手术入路、切口的手术经验。
方法 总结18年来诊治的23例眼眶皮样囊肿,各种检查结果的特征,分析总结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中处理。
结果 皮样囊肿由囊壁和囊内容物组成,囊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含有毛囊和皮脂腺,囊腔含有脱落上皮、毛囊、皮脂腺及汗腺分泌物,囊壁外多绕以纤维。由于皮样囊肿的脱落物成分不同,各成分间比例不同,密度不同,H+含量不同,所以皮样囊肿在B超、CTMRI检查时有各种表现。B型超声可以显示囊肿内部的声学性质,均有可压缩性。X线可显示眶壁的骨压迫性改变。CT定位诊断准确,能够把眶内正常结构、病变以及眶周结构显示在同一层面图像上。根据病变位置、形状、边界、内部密度、眶内结构、眶骨壁以及眶周围结构的改变确定病变的性质。大多数皮样囊肿位于蝶骨大、小翼骨缝附近及颧额缝的前方,界限清楚,呈半圆、椭圆、或唖铃形。眼眶皮样囊肿内容物的含量和分布各不相同,加之肿物与眶骨和骨缝的密切关系,形成了病变内密度不均质,尤其是有负CT值区。合并眶骨压迫性改变的特征性CT表现。皮样囊肿内无血管,行增强CT,表现为囊壁本身增强、内容物不变的特殊CT征。在超声多普勒上囊内无血流显示,囊壁上可见有细弱小血流。在MRI上,囊肿壁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在TW1TW2均呈低信号强度。位于前眶的16例囊肿,选择前路眉下切口11例,上睑皱摺处切口5例。深部囊肿7例,选择外侧开眶。因囊肿的扩张、压迫、增生的纤维组织会包绕囊肿的真正包膜,且囊壁多与其基底的骨膜粘连。很难剥离,易致手术中囊壁破裂,可将囊壁连同周围的纤维组织及骨膜一并切除。骨壁处不光滑可能因囊肿长时间压迫所致骨吸收或囊壁残留,术中必须对囊肿在骨缝深处附着位置细致切除,用骨刮匙刮除创面,直至骨面光滑,然后用苯酚烧灼,酒精中和,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术中完整摘除囊肿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中必须彻底清除囊肿,防止复发。
结论 根据皮样囊肿在B超、CTMRI检查时典型表现,给以诊断、选择最佳手术切口、入路,术中完整摘除囊肿壁,可防止复发。囊肿一经确诊,应尽快切除。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