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左下睑原发性Merkel细胞癌一例
作者:赵素焱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点击数262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Merkel细胞癌系原发于皮肤触觉小体的小细胞癌,是一种侵袭性强,具有神经内分泌特性的罕见恶性肿瘤,20117月我科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患者女性,85岁,因左下睑无痛性肿物2月余于201174收住我科。眼部检查:双眼校正视力均为0.8。左眼下睑中外1/3处距离睑缘约3-10毫米处的颧部皮肤见局限性丘状隆起肿物,约30X20X20毫米,暗红色,无破溃,与深部组织无明显粘连,边界清楚,无压痛及搏动感。双眼晶状体不均匀楔形混浊。未触及耳前及头颈部淋巴结肿大。胸片及腹部B超未见异常。既往体健。同年76日在局麻下行左下睑肿物切除术,在距离病灶3毫米处正常皮肤连同肿物完整切除,术中见肿物实性,表面光滑,无包膜,质地中等,深达骨膜表面,大小约35x25x25毫米,切面呈鱼肉样外观,肿物切除后自颞侧皮肤做Tenzel旋转皮瓣修复组织缺损。术后病理结果:光镜下显示肿瘤细胞大部分排列成巢片状,部分区域呈梁状排列。细胞大小较一致,胞浆少,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清楚,核分裂像及核碎片多见。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嗜铬蛋白CgA(+)CK20(+)ki67(70%+), CK(+)。病理诊断:(左下睑)Merkel细胞癌,四周切缘及基底可见癌侵及。因年事已高患者拒绝做进一步扩大切除,遂转其他医院做局部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粒子植入后7个月,左侧鼻翼旁皮肤长出一暗红色肿物,于2012-3-27日再次就诊于我科门诊,就诊时肿物直径约10毫米,外观与第一次肿物十分相似,考虑肿瘤局部转移,同年48日患者突发语言障碍,但无明显肢体活动障碍,经脑部核磁及神经科会诊确诊为腔隙性脑梗塞给予抗凝治疗,410号再次做肿物周围放射性粒子植入,植入一周后肿物完全消退,至今仍在随诊中。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