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后前房角的评估----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的应用研究
作者:邵婷婷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点击数326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在评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Phaco-GSL)后前房角的改变中的作用,并研究Phaco-GSL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临床病例自身对照研究。对20例(20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利用AS-OCT于术前、术后1周、2周和1月对受试者的前房角6条子午线的截面进行检测,并对各个截面的参数:AOD500AOD750TISA500TISA750ARA500ARA750、和scleral spur angle进行分析。此外,观察眼压、抗青光眼药物的用药种类,logMAR视力、以及前房深度的改变。采用相关、线性回归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术后前房角的各个截面各项参数:AOD500 AOD750TISA500TISA750ARA500ARA750、和scleral spur angle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术后1月,ΔAOD500 (r=-0.533P=0.016)、ΔARA750 (r=-0.490P=0.028)、ΔTISA500 (r=-0.481P=0.032)、ΔTISA750 (r=-0.557P=0.011)和ΔScleral Spur Angle (r=-0.549P=0.012)分别与ΔIOP呈负相关。眼压由术前22.7 ± 7.99 mmHg降至术后16.7 ±1.64 mmHg;术前,抗青光眼药物种类为2.50±0.97,术后不用药;logMAR视力由术前1.29提高至术后0.52 (P=0.003);前房深度由术前2.25 加深至术后3.71 mm (P =0.000 )
结论 AS-OCTPhaco-GSL提供可定量及可重复的前房角评估方法。Phaco-GSL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有效及安全的手术方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