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新型多肽抑制眼部新生血管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许迅  文章来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点击数304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研发具有抑制新生血管活性的新型多肽,检测其抑制眼部新生血管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抑制眼部新生血管的作用机制。
方法 1)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内源性大分子蛋白Kringle结构中筛选出一系列由10-2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经体外固相方法合成多肽;(2)在体外,分别采用MTS、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以及Matrigel管腔形成实验检测多肽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增殖、迁移趋化和管腔形成的抑制作用;(3) 在体内,分别采用鸡胚尿囊膜(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新生血管模型、VEGF诱导C57BL/6J小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和高氧诱导C57BL/6J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进一步验证多肽对体内新生血管的抑制效果;(4)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多肽作用后细胞内FAKMAPK等信号通路的变化。
结果 1)体外实验部分:VEGF能够显著诱导HUVEC细胞增殖、迁移趋化和管腔形成,多肽能够显著抑制VEGF诱导的HUVECs增殖、迁移趋化、管腔形成(p<0.01);(2)体内实验部分:在CAM实验中,与PBS组相比,多肽组滤纸片周围一个直径范围内尿囊膜毛细血管数量显著减少(p<0.01)。在小鼠角膜新生血管实验中,与VEGF组相比,多肽组角膜新生血管最长血管长度、钟点数以及新生血管面积均明显减小(p<0.05)。在高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实验中,与高氧+PBS组相比,高氧+多肽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面积、无灌注区范围明显缩小,突出视网膜表面有核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
(3)
多肽作用后,VEGF活化的HUVEC细胞内c-Src/FAK/ERK蛋白磷酸化程度减低
结论 新型多肽具有良好的抑制体内外新生血管活性,其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内c-Src/FAK/ERK信号通路发挥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