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水通道蛋白4与兔视网膜挫伤后视网膜水肿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师学伟  文章来源:焦作市五官医院  点击数270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本课题旨在复制一种视网膜挫伤的动物模型, 以组织病理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该模型致伤眼进行观察研究,用定性及半定量的方法检测挫伤后视网膜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表达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以探讨视网膜水肿与水通道蛋白4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挫伤后视网膜水肿提供新思路。
方法  1.筛选健康成年大白兔84只,雌雄不限,体重2.0~2.5千克,散瞳,外眼和眼底检查无明显异常后标识受试家兔,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伤后1小时、3小时、24小时、3天、7天及14天6个实验组和1个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选取右眼为致伤眼。2.采用王志玉改良重击法建立实验动物模型。3.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致伤组各组间的差异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致伤组与对照组间均值的两两比较用t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1. 与对照组相比较,视网膜含水量在视网膜挫伤后1 h、3 h、24 h、3 d、7 d和14 d均明显升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视网膜含水量在视网膜挫伤后呈现动态变化:伤后1 h即明显高于对照组,24 h达到最高值,3 d开始下降,7 d明显下降,14 d仍高于对照组;并且视网膜挫伤各组间视网膜含水量有明显差异。2. AQP-4在各组家兔视网膜神经上皮均有表达,阳性表达主要见于面对视网膜血管的神经胶质细胞突起;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AQP-4表达在视网膜挫伤后1 h、3 h、24 h、3 d、7 d和14 d均明显升高;视网膜神经上皮AQP-4表达在视网膜挫伤后也呈现动态变化:伤后1 h组即高于对照组,3 h明显升高,24 h AQP-4表达最强,3 d AQP-4表达已经明显下降,挫伤后7 d表达下降更为明显,14 d AQP-4表达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各个挫伤组AQP-4表达也存在明显差异。3. 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含水量和AQP-4表达的动态变化均呈现伤后1 h、3 h迅速升高,在24 h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的特点,并存在明显正相关性。
结论 1.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含水量  在伤后1小时明显,至24小时达到高峰,14天时仍高于正常。2.视网膜神经上皮AQP-4表达  在伤后1小时明显,至24小时达到高峰,14天时仍高于正常。3.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含水量和AQP-4表达明显正相关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