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眼外肌调整缝线术治疗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疗效观察
作者:漆雅  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点击数259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与手术量以及调整缝线在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观察调整缝线术治疗30例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术前、术后眼位、斜视度、双眼视功能情况。手术量、术后早期眼位调整情况。
结果 30例中26例(87%)眼位在正位—+8之间,4例(13%)眼位为+10+15。术前能合作双眼视功能检查者19例,有双眼视功能者2例,占11%。末次随访时能合作双眼视功能检查者21例,有双眼视功能者15例,占71%。
结论 内斜视伴有调节因素时应及时全矫配镜,在残余斜视度稳定、双眼矫正视力基本相当后应尽早手术。手术量根据戴镜与裸眼视近的平均斜视度,并参考适当减远视度数后的戴镜斜视度。大部分患儿术后获得双眼视功能,提示及时手术治疗斜视的意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