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连续全遮盖法治疗8-14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宋峰伟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点击数318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研究连续全遮盖治疗8-14岁学龄期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招募8-14岁的单纯屈光参差弱视儿童14名,采用连续全遮盖治疗3月。本文运用ETDRS视力表和Optec 6500对比敏感度检测仪测量治疗前、治疗1月后及3月后的视锐度和对比敏感度,主要通过对比敏感度函数曲线下面积AULCSF、峰值对比敏感度Smax及其所对应的空间频率Frmax、截至空间频率cutSF进行空间视功能评价。
结果 1). 全遮盖治疗前弱视程度、双眼AULCSF差值、非弱视眼视锐度、非弱视眼AULCSF、弱视眼视锐度、AULCSFSmaxFrmaxcutSF分别-0.71±0.210.80±0.480.024±0.0571.87±0.110.74±0.221.08±0.531.58±0.310.42±0.161.24±0.30;而连续全遮盖治疗1月后分别为-0.58±0.260.63±0.460.009±0.611.97±0.120.59±0.271.33±0.491.74±0.300.51±0.201.41±0.39,配对T检验显示全遮盖治疗1月前后弱视程度、双眼AULCSF差值、非弱视眼AULCSF、弱视眼视锐度、AULCSFSmaxcutS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连续全遮盖治疗3月后弱视程度、双眼AULCSF差值、非弱视眼视锐度、非弱视眼AULCSF、弱视眼视锐度、AULCSF、Smax、Frmax及cutSF分别-0.48±0.26、0.55±0.50、0.022±0.080、1.99±0.17、0.48±0.26、1.43±0.56、1.81±0.33、0.52±0.17和1.42±0.36。与全遮盖治疗前相比,弱视程度、双眼AULCSF差值、非弱视眼AULCSF、弱视眼视锐度、弱视眼AULCSF、Smax及cutS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遮盖治疗1月后与3月后相比,弱视程度、双眼AULCSF差值、弱视眼视锐度、弱视眼对比敏感度AULCS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对8-14岁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学龄期儿童进行连续全遮盖治疗是可行的,疗效显著并且快速,能够提升弱视眼最佳识别对比度能力和改善视觉高频端分辨率,同时非弱视眼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