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增强兔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过程中视网膜p21WAF1/CIP1基因的表达,观察PVR进展情况及p21WAF1/CIP1基因的表达变化,寻找抑制PVR的新靶点。 方法 实验研究。取成年健康青紫蓝兔建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将实验分为4组,正常组(未治疗),PBS组(玻璃体腔注射PBS)、空载体组(玻璃体腔注射腺病毒空载体)和p21基因治疗组(玻璃体腔注射腺病毒介导p21WAF1/CIP1基因)。于建模后第7 d对各组(除正常组外)行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观察建模后第14 d各组视网膜p21WAF1/CIP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间接眼底镜、B型超声及HE染色方法观察建模后第28 d各组PVR严重程度。 结果 建模后第14 d时,Western blot检测p21WAF1/CIP1蛋白在正常组、PBS组、空载体组和p21基因治疗组视网膜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4±0.03、0.69±0.04、0.70±0.04和0.94±0.02,p21基因治疗组的表达量最高,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21,P<0.01)。RT-PCR检测p21WAF1/CIP1 mRNA在正常组、PBS组、空载体组和p21基因治疗组视网膜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9±0.03、0.41±0.04、0.45±0.04和0.75±0.02,p21基因治疗组中的表达量最高,与其它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02,P<0.01)。间接眼底镜和B型超声观察,建模后第28 d PVR合并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在正常组、PBS组、空载体组和p21基因治疗组分别为100%、91.67%和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1,P=0.033)。HE染色方法观察建模后第28 d PBS组及空载体组均出现严重的视网膜内增殖,表现为视网膜结构紊乱和花节样固定皱褶,而p21基因治疗组仍可见视网膜正常结构,视网膜内轻度增殖,但尚未形成固定皱褶。 结论 在兔PVR病变进展过程中,p21WAF1/CIP1作为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基因,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腺病毒转染技术增强p21WAF1/CIP1 基因的表达,可使细胞分裂增殖停滞,抑制PV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