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结晶样视网膜变性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作者:孟晓红  文章来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点击数332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观察BCD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01201112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551BC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常规视力、裂隙灯、直/间接眼底镜检查,同时行眼底彩色照相和德国海德堡共焦激光视网膜仪(HRA2)的同步FFAICGA检查。
结果 椒盐状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改变和脉络膜血管循环障碍(包括脉络膜血管充盈延迟以及涡静脉血管的闭塞)是早期BCD患者在FFAICGA检查中的特征性改变。由于RPE萎缩变薄,进展期BCD患者FFA晚期可见来自于RPE水平渗漏,荧光着色,后极部脉络膜毛细血管局限性充盈减少,FFA早期局部透见脉络膜大中血管走形,ICGA早期后极部脉络膜缺乏团状弥漫高荧光,脉络膜毛细血管充盈减少。晚期BCD患者可见FFAICGA同步改变。部分患者ICGA晚期可见后极部特别是视盘周围脉络膜可见沿血管分布的点状和条形高荧光。
结论 BCD不同病程FFAICGA有不同的改变,提示BCD患者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受损的病理过程,有助于我们判断患者病情的预后,晚期显示的异常荧光可能与脉络膜血管局部栓塞血管壁受损有关。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