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不同仪器对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曲率测量结果的比较
作者:金海鹰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点击数346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角膜屈光力的测量误差是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力的计算的难点之一,其可通过简化计算公式:1000*(1.376-1)/R-6.2R: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进行估算,因此比较不同仪器对角膜曲率测量的结果对角膜屈光手术后IOL屈光力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方法 以旋转Scheimpflug照相眼前节分析仪(Pentacam),Placido-裂隙光眼前节分析仪(Orbscan)与自动角膜曲率计(IOLMaster)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前、后角膜曲率半径(R)进行测量。以clinical historical method (CHM)计算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曲率为金标准,统计学分析不同方法测量方法所得R与金标准的差异。
结果 本研究共对对98眼(98人)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三种方法测量所得角膜屈光手术后的角膜曲率半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ntacamIOLMaster测量所得角膜曲率分别为8.75±0.46mm8.77±0.47mm,高于Orbscan测量结果(8.67±0.43mm)CHM8.68±0.42mm)。Orbscan测量所得角膜曲率与CHM无统计学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P=0.53);不同方法测量所得角膜曲率与CHM均呈较高的相关性。
结论 对于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曲率的测量,不同仪器测量的结果存在系统差异,基于Placido盘测量角膜前表面的仪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