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超声生物显微镜睫状沟距离测量的临床研究及对有晶体眼Toric ICL晶体型号选择的意义
作者:廖荣丰  文章来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点击数345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水平角膜直径与水平睫状沟距离的相关性以及水平睫状沟距离与垂直睫状沟距离的差异性,并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球不同轴向上直接进行睫状沟距离测量的可重复性。
方法 收集高度近视(-7D~-12D)患者60例(111只眼),其中71只眼使用角膜规尺测量水平角膜直径,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应用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获取这71只眼球水平及垂直方向前后房全景截面图各3幅,对每幅图像进行睫状沟距离测量,取3幅图像测量值的均值为最终测量结果,使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分析水平角膜直径与水平睫状沟距离的相关性,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水平与垂直睫状沟距离的差异性;另40只眼分别由两位操作者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获取眼球140°轴向上的前后房全景图各3幅,对每幅图像进行睫状沟距离的直接测量,取3幅图像测量值的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位检查者测量结果的差异性;并在其中随机选取10只眼球,获取在该眼球散光轴向上的前后房全景图各10幅,对每幅图像进行睫状沟距离直接测量,计算每只眼球的睫状沟距离的测量结果变异系数。
结果 角膜规尺测得侧水平角膜直径为(11.56±0.37mm;UBM测得的水平睫状沟距离为(11.92±0.38mm,双变量相关分析提示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00),Pearson相关系数为r=0.829UBM测得的垂直睫状沟距离为(12.58±0.46mm,与水平睫状沟距离之间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24.527P<0.05);操作者1测量的40只眼球140°轴向上睫状沟距离为(12.02±0.37mm,操作者2的测量结果为(12.03±0.43mm,两者之间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022P=0.982)UBM在其中10只眼球散光轴向上测得的睫状沟距离变异系数为1.1%~2.6%。
结论 水平与垂直方向睫状沟距离具有明显差异性,高度近视眼睫状沟不是正圆形结构,UBM直接进行眼球各散光轴向上睫状沟距离的测量具有很高的可重复性,该结果对于有晶体眼后方型Toric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晶体尺寸选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