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一片式与三片式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临床分析
作者:魏荫娟  文章来源:天津市眼科医院  点击数299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分别植入2种不同结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 IOL)的术后角膜散光及囊袋内稳定性。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眼科医院白内障中心201110月至20121月白内障患者67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1w1mo的随访资料。患者分别植入一片式C形襻疏水性丙烯酸酯IOLAF-1 iMics1HOYA),及三片式C形襻疏水性丙烯酸酯IOLPY60ADHOYA)。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测量系统采集各眼Scheimpflug图像,测量散瞳后前房深度,角膜散光大小及轴向。使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得出IOL的倾斜度和偏心值。采用裂隙灯数码照相机进行眼底红反光照相,评估IOL囊袋内的旋转情况。满足正态分布的行配对t检验。
结果 2组术后1w与术后1mo前房深度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前房深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IOL偏心与倾斜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1mo与术后1w比较旋转度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1w角膜散光与术前差异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mo角膜散光与术前差异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种不同结构非球面IOL均具有良好的囊袋内稳定性,由于AF-1 iMics1采用2.2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术后短期内手术源性散光更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