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共同性内斜视儿童眼位矫正后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在我院行单眼或双眼内直肌后徙术治疗且经术后随访眼位正位(≤±8PD)的儿童共同性内斜视连续性病例111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裸眼及矫正视力、屈光状态及眼球运动检查,并常规行眼前节和眼底检查。大于2D的远视性屈光不正者均经戴镜治疗至少3个月以上。合并斜视性弱视者先行遮盖治疗,待两眼视力相差≤2行后再行手术。术后随访检查均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量患儿戴镜注视6m及33cm调节性视标时第一眼位的斜视度。采用手电筒式Worth四点灯检查患儿的中心窝知觉融合(距离患儿2m)和周边知觉融合功能(距离患儿33cm),采用Titmus立体视图测定患儿的立体视锐度。术后随访时间为术后1周、6-8周、6月,以后随访每半年1次,记录眼位及双眼单视功能建立情况,以末次随访结果纳入本资料进行统计。 结果 ①111例共同性内斜视矫正正位的儿童中,术后获得周边融合者68例(61.3%),其中获得中心融合者6例(5.4%);56例(50.5%)建立了不同程度的立体视。②手术年龄(P<0.001)、弱视治疗时间(P<0.05)、最终随访斜视度的大小(P<0.05)与术后周边融合的建立呈负相关;两眼屈光参差差值与术后周边融合的建立无相关性(P>0.05)。③先天性内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高AC/A型内斜视四种内斜视类型之间术后周边融合建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77,P=0.001);周边融合建立的难易顺序依次为先天性内斜视(OR=1.0)、非调节性内斜视(OR=3.008)、部分调节性内斜视(OR=4.475)、高AC/A型内斜视(OR=82.217)。 结论 ①内斜视儿童进行手术年龄愈早,术后愈易建立周边融合;患儿术前弱视治疗时间愈短,术后愈易建立周边融合;术后眼位在≤±8PD范围内,患儿术后斜视度愈小,术后愈易建立周边融合;②四种内斜视类型中,最难建立周边融合的是先天性内斜视,依次为非调节性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高AC/A型内斜视则最易建立周边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