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早产儿视网膜出血的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晓旭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点击数304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院NICU早产儿视网膜出血的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分析
方法 纳入20101月至20117月在我校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早产儿视网膜检查的患儿788例,观察其视网膜出血形态,数量,范围和时间,并收集整理其病例资料,对其胎龄,体重,分娩方式,母体健康状况等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786例早产儿中,其中62发生视网膜出血,发病率为7.9%;患儿孕周最小29,最大38周,平均32.6周,出生体重值最小740g,最大2650g,平均1662g 视网膜出血形式主要表现为点状出血(15例),片状出血(12例),斑片状出血(33例);出生后1-5天内检出出血者占22例,持续至5-10天仍检出出血者24例,10-15天出血者仅有5例,大于16天以上仍可检出出血者占11例,出血最长持续至生后28天;分娩方式:阴道分娩者43例,其中两例经臀位助产,剖宫产19例;伴随颅内出血者29例,头颅血肿者6例;出生后吸氧者占23例,未吸氧39. 
结论  早产儿视网膜出血发病原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与成人Valsalva Retinopathy有很大差别。其发病与分娩方式,孕周及出生体重等有明显相关性,且大多与颅内出血伴行。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