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青年视疲劳患者日常视力与屈光矫正视力状态下视功能分布情况,以及与视疲劳相关的视功能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天津市验光配镜中心就诊青年患者,其视疲劳问卷得分≧16者27例,男10例,女17例;年龄22~30岁,平均年龄23.81±1.73,屈光度范围-10.88~0.88D,平均值为-4.05±2.98D。首先进行常规眼科检查,排除眼科疾病,然后受检者戴日常眼镜进行远、近视力检查,应用Titmus进行近立体视检查,应用多功能视力检查仪Optect6500进行远立体视检查、对比敏感度检查,应用综合验光双眼视功能检查如眼位、融像范围、调节反应等指标;然后进行主客观验光,在获得最好矫正视力后,重复上述检查。采用描述性方法、配对t检验和相关 性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视疲劳患者与其症状相关视功能影响因素。 结果 视疲劳患者问卷得分均≧16分,范围为16~39分,平均值为23.70±5.72。相关性统计分析发现问卷得分与日常视力状态下的近立体视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529,p=0.005)。Worth 4点灯检查有3例为单眼视或复视。远隐斜范围为-6~+8Δ,中间值为-1Δ,近隐斜范围为-25~7Δ,中间值为-2Δ。调节反应(BCC)21例(77.8%)表现为调节功能超前。远处正向融合范围破裂点数值低于正常值者21例,占77.8%。近处正向融合范围破裂点数值低于正常值者11例,占42.3%。与任一眼日常远视力<1.0的有14例,占51.9%,所有受检者最好远视力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89,p=0.000)。日常视力状态下远立体视≦60者为13例(48.1%),最佳视力状态下为21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1,p=0.049)。以右眼空间频率为6的对比敏感度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日常视力的对比敏感度与日常视力和日常视力状态下远立体视相关(r=0.637,p=0.000;r=-0.507,p=0.007)。 结论 视疲劳患者中女性居多,日常视力状态下的近立体视与视疲劳呈正相关,改善近立体视可以改善视疲劳症状。多数视疲劳患者调节反应超前,约3/4患者远处融合范围缩小,约一半的患者近处融合范围缩小。改善日常视力可以提高患者的对比敏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