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mf-ERG和f-ERG对大鼠电刺激视网膜的功能评价
作者:汪建涛  文章来源: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点击数258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为了给视网膜假体提供理想的电刺激视网膜参数,电刺激正常大鼠视网膜,用mf-ERG f-ERG评价其电刺激效果。
方法
8Long Evans大鼠,麻醉后,一个眼内刺激电极通过角膜缘附近的巩膜切口插入玻璃体腔,电极头部(0.44 cm2)接触视网膜,外源电流(1 mC/cm2)刺激视网膜1小时,1周后,非侵入性单眼mf-ERGs在暗室通过双极接触镜电极记录,61个六角形刺激阵列以45o视角投射到眼底,其位置由红外线电荷藕合器件和眼底照相机(视觉诱发反应图像系统,VERIS; EDI, San Mateo, CA)监测;全视网膜ERGsGanzfeld)通过Espion视觉检测系统(Diagnosys LLC, Littleton, MA)记录(暗适应12小时);8只非刺激同龄鼠为对照组。2周后处死大鼠,视网膜石蜡切片行HE染色。
结果 明视和暗视
ERGs的振幅和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甚至用不同的强度也如此;mf-ERG结果显示,在电刺激部位,N1P1 N2振幅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N1P1 N2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p<0.05)。HE染色结果示局部视网膜明显损害,部分视网膜缺失。
结论 电刺激视网膜以后,局部视网膜明显损害,
f-ERG仍正常,mf-ERG显示局部视网膜的损害,提示mf-ERGf-ERG在评价局部视网膜功能方面更有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