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马氏杆法与Von Graefe法测量近视患者水平隐斜及AC/A值的对比研究
作者:邓安妮  文章来源: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点击数584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用马氏杆法与Von Graefe法测定近视患者水平隐斜及AC/A值对比分析
方法 随机抽取35名年龄在15~33岁的近视散光者,男12名,女23名,其中等效球镜度在-0.25D~-5.38D之间,平均屈光度为-2.76±1.42D,排除斜视、双眼视觉功能障碍者,先进行主觉验光,再用马氏杆和Von Graefe法进行远、近隐斜测量,每种方法测量2次取其平均值,最后将所得数值用计算性AC/A比值公式:PD+FnAnAd)进行计算。两种方法所测得的远近隐斜量及AC/A值利用spss13.0进行配对样本的t检验。
结果 远距离隐斜量均值:马氏杆法:-0.30±0.47ΔVon Graefe法:-1.52±0.44Δt值为3.70P值为0.001,马氏杆法较Von Graefe法结果偏小。近距离隐斜量均值:马氏杆法:-3.92±0.78ΔVon Graefe法;-4.69±0.77Δt值为1.56P值为0.127,无统计学意义。计算性AC/A值:马氏杆法:4.95±0.31Von Graefe法:4.88±0.25t值为 0.29 P值为0.775,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Von Graefe法与马氏杆法测量近视患者水平隐斜量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计算性AC/A值两种测量结果相当,临床上可相互替换检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