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研究我国一父系遗传性白内障大组家系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寻找致病基因及其位点,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 方法 对该家系三代人90名成员中的46位进行病史采集、静脉采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眼底镜、眼A、B超、角膜厚度、眼压等测定。并对其中两名患者及一位正常成员进行外显子组全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寻找致病变异。并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CGH)进行家系成员的拷贝数变异(CNV)分析。 结果 该家系已追踪7代,共229人,其中患者37人,现存患者均为男性且症状相似,均在10岁左右时视力开始逐渐下降,老年时仅余光感视力,为父系遗传。临床表现为:双眼对称性发病,晶状体点片状混浊呈雪花状排列。对外显子组测序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去掉基因间、intron区域、UTR区域和同义的SNP后,分步通过dbSNP129, 1000 genomes, HapMap8三个公共数据库及正常对照的过滤,得到165个杂合新生突变。通过在其他患者及正常人中进行相关位点的Sanger测序验证,未发现与疾病共分离的变异。aCGH分析结果显示,2位患者样本在X染色体上共有一段CNV。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该CNV位于拟常染色体区域,考虑到该区域的序列在X、Y染色体上有高度的相似性,又加上该家系本身的遗传特点,很可能该CNV事实上位于Y染色体的相应区域,影响了该家系患者的表型。后期鉴定验证工作正在进行中。 结论 该家系呈罕见的父系遗传模式,与之前报道的白内障家系的发病特征不同,其致病变异通过aCGH技术成功定位到拟染色体区域的CNV上,有望通过qPCR技术及FISH技术得到进一步验证,揭示分子发病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