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γ干扰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
作者:段菲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点击数355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IFN-γ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初步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在IFN-γ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建立视网膜IFN-γ表达的转基因小鼠,观察不同时间点视网膜的病理改变;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Hedgehog信号通路中IhhShh信号因子的表达;用HedgehogN端重组蛋白(N-Shh)及Hedgehog信号通路的抑制剂Cyclopaminecy)分别对视网膜细胞进行干预实验,通过流式细胞仪、MTT比色法等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及Hedgehog信号通路下游基因SmoPtch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采用SAS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
结果 特异性表达IFN-γ的小鼠其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形成和神经节细胞减少的现象,与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早期病理改变一致。通过检测,视网膜细胞中Hedgehog信号通路的Ihh因子表达逐渐增强,Shh因子表达逐渐减弱;N-Shh能够促进视网膜细胞的增殖(p<0.05)和S期细胞比例的增加(p<0.05)并促进下游基因SmoPtch的表达(p<0.05),cy则抑制视网膜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结论 IFN-γ是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致病因子之一,其可以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引起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这为揭示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新药研制提供了依据。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