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圆锥角膜的自然病程。
方法:观察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5例(7眼)晚期圆锥角膜,其中男3例,女2例,病程:10年1例,20年2例,30年2例。年龄:40至65岁,职业:干部1人、农民4人。1.临床表现:患者多表现为单眼视力渐进性下降,有高度近视或不规则散光,双眼不对称、屈光参差明显。裂隙灯检查:角膜光学切面呈圆锥状,锥顶位于中央区偏下方或颞下方,角膜变薄,角膜缘基质深层的新生血管,基底部的上皮下含铁血黄素沉着,称Fleischer环,其中2例出现基质层角膜瘢痕。2.辅助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测5例患者(Smi K)均>52.00D为重度圆锥角膜。普通验光检查: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近视,且存在无法矫正的散光(>7.00DC),矫正视力小于0.1。3.手术治疗: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制作植床时采用层间注气,逐层剖切,直至角膜后弹力层。环钻制取植片,撕去内皮和后弹力层,采用的植片和植床直径等大,直径为8.0~10.0mm,再以进口10-0尼龙线间断缝合16针。
结果:5例晚期圆锥角膜患者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4例视力恢复至0.2--0.5;1例视力恢复0.1,随诊6个月—1年,无排斥反应发生。
结论:1.晚期圆锥角膜可伴有角膜缘基质深层的新生血管,但不侵及病灶区角膜,这与圆锥角膜不伴有新生血管形成的报道不相符。2.圆锥角膜完成期,锥底一旦形成,Fleischer环范围不再进展。23.圆锥角膜的锥顶高度与此点的屈光度呈明显的正相关,与此点的角膜厚度呈负相关,角膜屈光度参数与前表面的高度值及角膜厚度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