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不同制瓣方式LASIK术后瓣厚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杜显丽  文章来源: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点击数332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采用飞秒激光及不同刀头的机械刀施行LASIK术,对比不同术式制作的角膜瓣厚度的可预测性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80眼施行飞秒(Zimer)-LASIK术,拟作瓣厚110um;其余患者采用Bausch&Lamb板层刀行LASIK术,其中138眼采用120um刀头、130眼采用140um 刀头、65眼采用160um 刀头制瓣。术后10天前节OCT测角膜瓣厚。

 结果:术后角膜瓣厚在飞秒激光组110.7±9.7um, 120刀头组124.9±14.2um140刀头组141.1±19.5um160刀头组108.2±20.8um。对患者年龄、性别、眼别、术前球镜、柱镜、角膜最大、最小曲率、角膜厚度等因素进行分析,飞秒激光组瓣厚与以上因素均不相关。120刀头组瓣厚与角膜厚度正相关(R=0.34),与眼别相关(R=0.36),其中左眼瓣更薄,与柱镜弱相关(R=-0.17)。140刀头组瓣厚与眼别相关(R=0.34),左眼更薄,与角膜厚度弱的正相关(R=0.22)。160刀头组瓣厚与最大角膜曲率弱相关R=0.25)。

结论LASIK术后角膜瓣的可预测性以飞秒激光制瓣最佳,不受各种相关因素影响。在不同刀头的板层刀中120140刀头可基本与设定值相符,120刀头的偏差度较140刀头组小;两组患者术前角膜越厚,术后瓣越厚,而相比右眼,左眼瓣更薄。160刀头比设定值明显偏薄,可预测性稍差。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