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Pentacam在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房深度变化及个性化A常数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林  文章来源: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  点击数424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系统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并对植入的IOL度数系统分析,校正优化A常数,得到准确和可预测的术后目标屈光状态。
方法 选取行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的白内障患者81例(162只眼),Pentacam测量术前、术后1ACD和角膜曲率m,分析其术后ACD变化及其与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的关系。并按短眼轴、正常眼轴、长眼轴、超长眼轴分组,第一手术眼(左右眼随机选择)按常规SRK-T公式预测值植入IOL,第二手术眼根据第一眼术后屈光状态处于过矫或欠矫进行IOL度数调整,通过分析第二手术眼SRK-T公式预测值与实际植入IOL度数差别,得出优化的A常数。
结果 162只眼植入IOL术前平均ACD2.98±0.39mm, 术后ACD平均3.83±0.65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ACD0.91±0.61mm术后ACD的变化值随眼轴长度和角膜屈光力的增加而增大,呈高度线性正相关(r=0.824,0.938,P=0.001)。优化后A常数使IOL植入术后得到更准确的目标屈光状态,短眼轴、正常眼轴、长眼轴、超长眼轴优化的A常数分别需增加:0.750.5-1.0-1.5
结论 IOL植入术后ACD因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程度地增加。在研究IOL屈光度数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调整公式的计算值时,应考虑术后ACD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在特定系统中不断优化的A常数可提高人工晶体度数的预测性,达到更满意的术后目标屈光状态。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