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下斜肌前转位治疗伴有或不伴有下斜肌功能过强DVD疗效
作者:孙卫锋  文章来源:邢台市眼科医院  点击数483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下斜肌前转位治疗伴有或不伴有下斜肌功能过强DVD的手术疗效。

方法  我们对20086月至20116月在我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住院的43例(83只眼)DVD患者行下斜肌前转位并回顾性分析。其中不伴有下斜肌功能过强的DVD患者22例(42只眼)为A组,伴有下斜肌功能过强的DVD患者21例(41只眼)为B组。术中对DVD眼行下斜肌前端前转位至下直肌颞测1mm、后端转位至下直肌颞侧4mm使下斜肌新附着点与下直肌附着点平行。分别观察手术前后DVD的度数、下斜肌的功能、上斜肌的功能。

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至12个月,平均7.4±4.2个月。手术前后DVD的度数(0~28Δ)、下斜肌的功能(-1 ~+3)、上斜肌的功能(-1 ~0).术前ADVD的平均度数为18.3±3.2Δ,术后3.3±2.4Δ,手术前后经统计学分析(P0.05; 术前BDVD的平均度数为21.2±3.8Δ,术后3.7±2.3Δ,手术前后经统计学分析(P0.05;A组和B组的手术矫正度数经统计学分析(P0.05);术前有8DVD的度数大于15Δ(其中A4例,B4例),术后仍有6DVD大于5Δ;术前A2例下斜肌功能正常,术后下斜肌功能-1,同侧眼上斜肌功能+1,术后随访3个月上下斜肌功能均正常; A组和B组中各有1例单眼DVD术后出现内上转轻度受限。

结论  1、下斜肌前转位对伴有或不伴有下斜肌功能过强的DVD均有效,但是对于DVD大于15Δ需另行其它手术方式;2、单眼下斜肌前转位术后常出现内上转受限,手术时应慎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