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人眼玻璃体-视网膜界面超微结构与相关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关系
作者:刘炯  文章来源:北京积水潭医院  点击数1085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通过对人眼不同部位玻璃体-视网膜界面超微结构的观察,认识其解剖结构及连接特点,研究人眼玻璃体-视网膜界面与相关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探讨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在此类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预防、治疗此类疾病寻找新途径。

方法  30例新鲜眼库眼球标本的不同部位(玻璃体基底部-锯齿缘区、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大血管周围、黄斑周围、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区以及除外上述区域的视网膜区)的玻璃体-视网膜界面进行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研究对比上述不同部位的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超微结构及玻璃体与视网膜的连接特点,进而探讨其与相关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关系。

结果  在玻璃体基底-锯齿缘区、视乳头周围、视网膜主要大血管周围及黄斑区的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处,ILM可出现变薄、缺失、断裂,连续性中断。密集的玻璃体纤维成束状、发辫状、编织状垂直地突破并穿过ILM,与其下的müller细胞终足及神经视网膜细胞形成紧密连接。另外,在玻璃体基底-视网膜界面的ILM处还观察到电子高密度的“类半桥粒样结构”的紧密连接方式。上述区域的玻璃体与视网膜连接紧密,难于分离。而在视网膜其它区域,位于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处的ILM完整、连续,可见稀少、纤细的玻璃体纤维与之平行排列,玻璃体与视网膜连接疏松、未见紧密粘连,二者易于分离。

结论  人眼不同部位的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具有不同的超微结构及连接方式,在玻璃体基底-锯齿缘区、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大血管周围、黄斑周围及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区的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处存在有复杂的紧密连接方式,玻璃体与视网膜连接紧密,难以分离;而在其它部位的玻璃体与视网膜连接较为松散,易于分离。上述特点是导致相关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如锯齿缘解离、玻璃体后脱离、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特发性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等)的解剖学基础,由此亦可将上述疾病归类为“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疾病”。 而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松解、玻璃体-视网膜紧密连接的解除,则为预防、治疗上述疾病探明了出路。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