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MMC高分子缓释载药型人工晶状体的制作及检测
作者:钟刘学颖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点击数2086  更新时间:2012/9/13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制备具有稳定缓释效果的高分子缓释人工晶状体,为制作安全、有效的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途径奠定基础。

方法  1、选用稳定、廉价的PMMA一片式人工晶状体作为底板,MMC作为被载药物,选用无毒无害的天然提取物壳聚糖作为缓释溶剂,制备稳定的缓释体系。2、观察表面修饰是否对透明度、柔韧度造成影响。3、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MMC缓释体系载药总浓度、释放速度及稳定性。

结果  1、表面修饰对人工晶状体的透明度、精准性、柔韧度未造成明显影响。2、在pH6.2 PBS中吸收光谱为217-363nm。制作pH6.2 PBSMMC的定量工作曲线,并得出公式Abs=0+0.06×c(mg/mL) (R2=0.9996)。在纳米胶束中的MMC的负载量为:W负载的MMC=C×V=0.10845mg/ml×6ml= 0.6507mg(式中WMMC MMC的未负载量,c代入上述工作曲线方程得出的上清液中MMC的浓度,V为上清液的体积)Chit-DC的负载能力及MMC的负载效率具下两式计算:负载能力(Loading CapacityLC):LC=(A-B)/C×100% =1-0.6507/14=2.5%;负载率(Loading EfficiencyLE):LE=(A-B)/A×100% =1-0.6507/1=35%(式中A 加入的MMC药物总量 B 未负载的MMC药物总量 C 投入的Chit-DC总量)3Chit-DC-MMC沉淀药物释放体外实验(见下图):在前12小时测试中,Chit-DC-MMC呈现较为稳定的阶梯状快速释放过程,释放浓度可达到0.015mg/ml12-48小时则趋于平缓,第48小时的时候释放量为0.025mg/ml(有研究表明,0.4mg/mlMMC在眼内停留2-5分钟未造成严重眼内毒性反应)

结论  1、丝裂霉素-壳聚糖-人工晶体缓释体系,可作为新型载药型人工晶状体的研究模型,为后期体内外研究奠定基础。2、研究中发现,药物缓释过程存在突释,需进一步研究,加强缓释过程的稳定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